3月29日,在石门峰烈士陵园,公交六公司党员讲述空军烈士的英勇抗战事迹
通讯员涂举学摄
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前祭奠英烈多以团体为主,现在很多市民扫完墓自发祭奠英烈。
精神代代传
这个习惯延续了4年 妈妈墓前给女儿讲先烈故事
长江日报讯(记者关馨)3月30日上午,扁担山辛亥铁血将士公墓区,一对母女在烈士墓前,缓慢鞠躬,表情严肃。妈妈王女士说,她们不是烈士家属,但连续4年在祭扫亲人后,她都会带着女儿来祭奠烈士。女儿易铭宸今年10岁,是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她很感谢母亲的良苦用心,“感谢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要铭记历史,学习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好好学习,回馈社会。”
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扁担山公墓南十区,顺着台阶走上去就能看见印有金色“辛亥铁血将士公墓”的门牌,台阶不算特别宽,两旁立有青石扶手。墓区被绿树环绕、幽静清雅,地上散落着被风吹散的菊花瓣。4座纪念墓碑上刻有“铁血精神,鄂军起义阵亡诸烈士之墓”,墓前都摆有紫色和黄色的鲜花以及白色纸花。据了解,该公墓是为纪念辛亥首义阳夏保卫战中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官兵而修建。
王女士在烈士墓前给女儿讲述了先烈的故事,孩子抿着嘴听着,若有所思。王女士说,每年带女儿来就是让她亲身感受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也告诉孩子革命烈士为国家、民族付出了生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们不能忘记。
扁担山公墓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祭奠英烈多以团体为主,现在很多市民扫墓完就来祭奠英烈,有的已成为习惯,很多家长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带着孩子来就是要让孩子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传承英雄志
他们这样做了3年党员清明祭扫英烈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刚 实习生柴亚娟通讯员涂举学 杨金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英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公益服务行业的党员,应时刻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更加用心用情地服务好每一位市民和乘客,以更加优质的公交服务,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武汉军运会……”3月29日,参加石门峰烈士陵园清明祭扫活动后,武汉公交六公司党员吴娅菲动情说道。
当日,包括吴娅菲在内,武汉公交六公司的2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石门峰烈士陵园开展了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
这样的清明祭扫英烈活动,公交六公司已坚持了3年。
为你解疑
3月30日,武汉市15个公墓迎来祭扫大军67.4万人次。即日起,如果市民在清明扫墓期间遇到任何疑问,以及投诉和建议,同时如果对殡葬行业政策法规有疑问,可拨打市民政局电话027-85765547(工作日)或长江日报热线027—59222222留言,相关专业人士会为你解答。
怎么转车
坐公交祭扫专线请找“指路哥”
3月30日,武汉今年的16条公交祭扫专线开通运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公交集团获悉,祭扫专线运营首日客流平稳,公交多举措保障,提供老年人候车爱心座椅、免费茶水、志愿者引导、维护乘车秩序、帮扶老人上下车、解答乘客咨询等服务,全力保障了市民、乘客安全、便捷、有序的祭扫专线车出行。
“我要搭乘707路,请问怎么转车?”“您可以乘坐公交26路到钟家村再转乘。”“有到江汉路的公交车吗?”“您坐520路公交车到江汉二路江汉路下车就是了。”30日,在扁担山墓区公交乘车点,武汉公交四公司志愿者黄文军从早晨8时一直到中午1时,耐心回答市民、乘客的转乘等咨询102人次,被乘客亲切称为“指路哥”。在石门峰等墓区,公交部门专门设置清明祭扫专线的乘车指示牌,并安排志愿者为祭扫返程市民、乘客提供咨询服务。
公交六公司等还组织公交志愿者现场发放清明节祭扫专线出行“小贴士”。在祭扫专线车候车点,由省劳模李福斌带队的公交三公司团员青年志愿者现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置爱心座椅、提供便民免费茶水、为老弱病残孕乘客提供爱心服务等,同时维护站点秩序,保持车容车貌整洁,为祭扫市民、乘客提供温馨、舒适的候车及乘车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通讯员胡述兰 晏杰 鲁娟 廖瑜 魏新波 涂举学 柯奥黎 陈祺民 胡莉丽刘亭 白梓微)
人多如厕难怎么办
扁担山公墓流动厕所“方便”市民
30日上午9时,汉阳扁担山公墓扫墓的人群熙熙攘攘,扫墓人数达到了近10天来的峰值。长江日报记者在扁担山南特服务区看到,全新装修后的公厕、饮水处、休息凉亭和咨询处组成的服务区井然有序。
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说,过完春节,园区就开始着力改造这一块服务区,由于是老公墓,前来扫墓的老年人较多,厕所四周,还有饮水处,都增加了扶手,所有卫生间都配有卫生纸,还设立了“第三人间”方便有需求的市民如厕。
家住汉口的王奶奶每年清明都来扁担山给老伴扫墓,她说,每年来扫墓只能让儿女们推着轮椅来,“以前啊都不敢多喝水,坐轮椅上厕所蛮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个‘第三人间’,又大又宽敞,孩子们还可以进去帮我,扫墓越来越便利了”。
去年扁担山高峰期一天入园扫墓人次高达20万,如厕成为难题,今年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墓管理处在后山和离服务区较远的地方一共放置了12个流动厕所,方便祭扫市民“方便”。(长江日报记者杨帆通讯员戴良军 袁建国 陈婷 王晓霞)
修墓碑没时间守着么办
玉笋山公墓修完拍照上传就行
30日中午,前往蔡甸玉笋山公墓扫墓的市民依然川流不息,公墓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我们园区设置了8个服务点,负责提供服务和宣传文明祭扫,提供免费的咨询、茶水和鲜花。在门口还专门架设了公交排队上车的围栏,让清明高峰期间的祭扫更有秩序。”
市民何先生一大早就来玉笋山为家人扫墓,发现墓碑四周有裂纹,他找到了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派出工人修复墓碑四周破损问题。
何先生还有工作需要赶回市内,工作人员告诉他,修复工作完成后会第一时间拍照给他看。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1个小时,工人们便完成了墓碑的修理工作,并清扫干净,拍照传给墓主亲属何先生查看。
清明前,玉笋山公墓管理处还在园区修建了10处洗手台,在绿色灌木四周新建了50处美观结实的便民座椅,方便群众休息。
(长江日报记者杨帆 通讯员戴良军 袁建国陈婷 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