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链接校城 以文化催化互融第十五届武汉市高校艺术节启幕
青年合唱
梨园风采
让传统文化浸润大学校园,让高校文化感染市民身心,以艺术链接校城。4月19日,第十五届武汉市高校艺术节在中南民族大学正式启动。
据悉,本届高艺节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洪山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市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服务办公室具体承办,活动将持续至12月。
作为武汉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靓丽名片,武汉市高校艺术节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30多年风雨历程。本届高艺节首次推出“非遗进校园”“校园文化进社区”等特色展演板块,在提供惠民“文化大餐”之余,也在高校与城市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据悉,今年洪山区加快推进“大学之城”建设“十五大工程”,其中第十二大工程即为“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其目标之一,就是要将高艺节打造为“大学之城”文化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唱汉剧学剪纸
非遗与大学生“零距离”
开幕式上,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两年一度的高校艺术节拉开帷幕。据悉,本届高艺节分为评选、展演两大板块,囊括舞台艺术、美术书法、摄影三类评选,非遗进高校、经典剧目进高校、高校艺术进社区三类展演。
本届高艺节推出全新展演版块——非遗进高校。主办方透露,活动将邀请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专家及学者在高校举办10场专题讲座。
自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起,众多文化名人将围绕民间剪纸、民间文学、汉绣、曲艺、武汉民俗等传统文化领域,在武汉各大高校开坛授课,让高校学子与非遗“零距离”接触,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传统文化。
在现场学习传统技艺后,高校学子动手制作的优秀作品,还可参与全市联展。学生剪纸手工艺制作优秀作品展、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图片展等活动,也将同期举办。
此外,“经典剧目进高校”展演在今年得到延续与升级,本届高艺节将组织省市歌舞剧院、汉剧院、楚剧团、话剧院等13家专业艺术团体的8个剧种35个剧目,为高校师生献上20场精彩演出。
新增新媒体作品评选
打造高校微电影“奥斯卡”
如今,在武汉众高校内,短视频、微电影风头正劲。本届高艺节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一个新媒体作品评选,打造武汉高校微电影的“奥斯卡”。
即日起,高艺节将面对武汉百万大学生征集8分钟时长微电影作品,不限题材、风格、故事等,需要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创新性、艺术性、社会性上挖掘出更多的展现方式。
据悉,新媒体作品评选将颁发15个奖项,以奖励在导演、编剧、表演、摄影等方面有优秀表现的作品。
此外,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汉举办,本届高校艺术节还将特别关注相关题材作品,在文艺领域讴歌时代精神。主办方寄语,“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和高校师生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武汉精神,凝聚武汉力量”。
覆盖全市13个城区
“洪雁团”首次“飞”入百姓家
高艺节不仅仅是大学生的节日,也是市民的节日。很快,武汉三镇的市民将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校大学生的艺术表演。
以本届高艺节为契机,主办方以“大学之城”的艺术团体为班底,组建“洪雁团”,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将优秀文化送到社区。据悉,“洪雁”借用“鸿雁”美好含义,又与“大学之城”洪山名字相映,寄望大学生成为高校与城区之间的文化“使者”。
自4月至12月,“洪雁团”将遴选15场风格各异、种类不同的文艺表演,奔赴15个社区,其文艺汇演将实现武汉市13个辖区全覆盖,让高校艺术飞入百姓家。
“这些可不是‘草台班子’的演出”,主办方透露,武汉大学生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文艺精品也在全国颇有影响。
“洪雁团”的演出不仅散发出青春活力,更有来自国家级平台的实力“认证”。如武汉大学音乐剧《有爱才有家》曾唱响中国歌剧节,是享誉全国的优秀民族歌剧;拥有19年发展历史的华中科技大学交响乐团,以双管编制交响乐备受赞誉;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服饰与舞蹈,也在高校艺术中独树一帜。
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增强城校文化交流与互动。
高艺节六大板块
项目 时间 内容
舞台艺术评选
5月-11月
由各高校自行筛选的文艺作品,统一报送至武汉市洪山区文化馆,分为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小品等类别。从中挑选优秀作品,举办10场优秀剧目展演,1场颁奖演出。
美术书法评选
8月-11月
武汉市第十四届高校艺术节之后创作的作品,均可参加。毛笔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绘画包括:水彩画、水粉画、油画。从中挑选优秀作品,举办8场高校巡展,1场精品汇报展。
摄影评选
5月-11月
武汉地区所有的高校在校师生均可送稿。活动分教师、学生两组,艺术摄影、纪实摄影、多媒体三大类。同一投稿人可选投多种类别,但同一件作品不得重复投送不同类别。从中挑选优秀作品,在部分高校、高艺节晚会等集中展出。
非遗进高校展演
5月-11月
举办剪纸手工艺制作优秀作品展、2019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图片展、“非遗进校园”——2019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讲座、“非遗进校园”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现场展示活动。
经典剧目进高校展演
4月-7月
9月-12月
举办经典剧目进高校活动,共演出20场。完成高艺节文艺类参赛作品指导,为30个参赛作品提供辅导服务。组织武汉汉剧院,定期在华科大汉剧传承基地开展活动。
高校艺术进社区展演
4月-12月
组织武汉市各高校艺术团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市15个城区(含开发区)展演15场,每个城区(含开发区)1场。
策划:廖红艳 李海涛
文图:龙京 张宾 杜微波 陈非 肖满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