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渡江节】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外地人参与武汉渡江节 他们在滚滚长江中奋力拼搏

07-17 16:34   长江日报   朱文秀 梅冬妮 陶常宁 费帆

青春渡方队起水欢呼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渡江节已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它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参与进来了。

参与意味着挑战和荣誉,大家都希望能奋力拼搏,去征服眼前的滚滚长江。他们中,有的盼了好几年终于圆梦,有的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抢渡,有的带着孩子一起劈波斩浪……

在他们心中,渡江是梦想,是挑战,是坚持,是期待。

魏路加横渡成功为自己点赞 长江日报记者朱文秀 摄

青春渡方队:14岁小学霸圆梦

青春渡方队是此次武汉7·16渡江节首次创建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方队——在众多方队中平均年龄最小,成员中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才14岁。他们活力十足,不仅代表了武汉人的热情、阳光、勇敢,更展现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你问的是哪一个?我们这里有7个14岁的,都是年龄最小的。”当青春渡方队上岸后,很多媒体记者都想采访一下方队中的小队员,结果把青春渡方队的队长问住了。

这7名14岁的少年中,魏路加这几天确实成了青春渡方队的明星人物。他不仅参加了渡江节的开幕式,还作为方队代表出席了渡江节新闻发布会。魏路加就读于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今年刚拿了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武汉地区初中组的冠军。

7月16日横渡长江成功后,魏路加说,虽然已经经过了两次试渡,但这次才是真正的渡江。大家给他拍照时,他每次都开心地竖起大拇指。“我要为自己点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渡江节,今天长江水位高,风浪大,和测试赛、试渡的感觉不太一样,但是非常爽。其实以前我就想参加,但年龄不够,盼了好几年终于圆梦了!”

广州方队的吴诗坚一家三口横渡成功 长江日报记者朱文秀 摄

广州方队:慈父携儿女享受渡江

来自广州方队的吴诗坚,7月16日上岸后非常开心。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一家三口都横渡成功啦,以后我们可以一起来武汉挑战长江!”

这是吴诗坚连续第三次参加武汉7·16渡江节,但这次他最开心,因为陪他来的还有他的一双儿女,姐姐叫吴宁熙,弟弟叫吴执天。吴诗坚说自己特别喜欢游泳,用他的话说就是“已经游遍了江河湖海”。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和儿子也很喜欢游泳。“其实前两年就想带孩子一起来渡江,但当时儿子还在念高中,暂时放弃了。渡江现场非常震撼,活动也很有意义。现在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有时间来了,就带他俩见识一下。”

第一次参与渡江,两个孩子都特别开心。吴执天笑着说自己横渡了长江,很了不起。吴宁熙则表示,自己刚开始还有点紧张,毕竟长江浪大风急,自己体力本来不太好。“本来以为我会游不下来,但结果还好,我追上队伍了。我们挑战长江成功了,这种感觉好刺激!武汉很美,明年我们还想来!”

南昌方队:“泳士”渡江后想去黄鹤楼武大打卡

“我参加过七届渡江节,如果连同冬季渡江也算上,我一共横渡长江11次。”南昌方队的孙教练同自己所在的方队一样,已是第七次参加7·16渡江节,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方队成员迎来了更多新面孔。“今年有近2/3的队员是新队员,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渡江节。”

虽然成员中一大半都是首次参加渡江节,但他们中不少人都是横渡长江的忠实爱好者。现年55岁的龚东阳,此次是首次来汉参加渡江,但往年他也密切关注着武汉渡江节的相关信息。龚东阳早年居住在江西景德镇,当地的横渡爱好者人数有限,组队困难,因此他迟迟未能实现横渡长江的愿望。后来他搬到了南昌生活,感觉自己距离横渡长江近了一步。

首次横渡长江,龚东阳言语中满是感慨:“长江的流速比较快,能够坚持到最后,成功抵达终点,还是让人相当激动的。”

龚东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方队中不少老队员都已多次来汉,在横渡结束后便纷纷返程,但他决定多留一天,在武汉好好游玩一番。“以前我也来过武汉,但没有仔细感受过这座城市,大多是路过。这次来渡江,我7月14日就到了。在武汉的这几天,确实感觉到‘大武汉’名不虚传,街道宽阔,也很干净。”

龚东阳计划去黄鹤楼、武汉大学等武汉城市地标实地打卡,除此之外他还不忘咨询武汉其他的著名景点,希望能够一次玩尽兴,好好感受武汉的城市魅力。

参加武汉渡江节的首个女子方队 长江日报记者梅冬妮 摄

中国首个女子渡江方队:

队员从云南“打飞的”来汉训练

在渡江节现场,汉阳区女子方队身着剪裁利落的玫红色连体泳衣,成为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支全国首个女子渡江方队由汉阳区游泳协会组建,队内年龄最大的成员已64岁,最小的则是“00后”,刚满19岁。

汉阳区游泳协会会长史正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渡江节举办到第45届,参与者们都希望能为这场盛大的城市狂欢带来一点新意。加之市内爱好渡江的女性泳者不在少数,其中更不乏高水平者,于是这支亮眼的女子方队应运而生。

“在其他方队里,如果女队员在横渡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会有男队员及时提供帮助,而我们的方队全部由女性组成,其实对成员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史正祥介绍,组团初期报名的人数多达160多人,经过多轮筛选,最终确定了渡江节当天亮相的64人阵容。方队中,40岁以下的青年队员占总人数的40%,“90后”的人数占到了1/5。

史正祥说:“不少年轻人都觉得渡江节代表着武汉的传统,而全国类似的大型体育活动,连续举办到45届的也屈指可数。加上横渡长江比在静水里游泳更具难度,年轻人都觉得能亲身参与意味着挑战和荣誉,大家希望能身体力行,去征服眼前的滚滚长江。”

“成员吴玲老家在武汉,但现居云南玉溪,听闻我们要组建女子方队,专门托朋友找到我们,希望能加入到方队中来。”史正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为了完成正式横渡前8次的训练量,吴玲3次从云南坐飞机来汉参与训练。“每次她都在武汉待满两天,通过少量但密集的训练完成规定训练量。”

李竹君(左)和其他救援保障队员在一起 本人供图

以特殊方式完成渡江心愿

城管女队员变身救援保障队员

7月16日上午,第45届武汉渡江节顺利举行。31岁的李竹君顶着烈日,和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志愿者一起完成竞渡第二方队和横渡方队的救援任务。她是首位参加渡江节救援队的武昌城管女队员。

李竹君平时主要负责城管执法工作,这是她首次参与武汉渡江节的游泳方队安全保障工作。从她正式加入救援队起,每个双休日都在进行训练,临近渡江日更是天天训练。

李竹君介绍,自己工作之余热爱游泳,尤其擅长蛙泳和自由泳。从去年起,她就希望加入2019年的渡江方队,并坚持每周游泳锻炼2—3次,让身体保持最佳的运动状态。今年,因错过报名时间无缘渡江方队,但她仍然积极寻找其他方式来完成心愿,加入了渡江节救援队,为渡江群众提供全方位保障。

“能够争取到这次参与救援保障的机会,我感觉十分幸运。”李竹君说,今年通过参与保障的形式加入到渡江节,也领略到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壮志豪情。“希望明年的渡江节,我能和渡江方队一起畅游长江。”

责编:刘方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