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文涛 通讯员陈祖坤)100多年前修卢汉铁路(京汉铁路前身)时是怎么拆迁征地的?民国时期的结婚证长啥样?要知道答案,你一定要去看这个展览。11月13日,第十八届全国民间收藏文化(武汉)高层论坛进入第二天,作为主题展之一的“武汉的故事”收藏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
卢汉铁路征地契约
武汉解放前夕中原局社会部印制的武汉情报地图
“武汉的故事”收藏展分为白云黄鹤、辛亥首义、日出江城、武汉抗战、大城新生等5个部分,共展出400多件实物藏品,包括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布政使司开具的卢汉铁路征地契约,刊登辛亥革命消息的法文报纸,大革命时期汉阳兵工厂徽章(现仅存世数枚),1927年的《湖北省农民协会告农民书》,抗战时期八路军杀敌用的大砍刀,武汉解放前夕中原局社会部印制的武汉情报地图,刊登武汉解放消息的新华日报,1949年的长江日报合订本(长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5月23日)等。这些藏品大部分为本地收藏家肖琴学个人收藏。肖琴学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文献分会会长。
大革命时期汉阳兵工厂徽章(肖琴学供图)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枪械(前排中间为八路军使用的大砍刀)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音同叠,意为小瓜)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这是1946年武汉一对新人的结婚证书,证书上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一一盖章,凤凰、鸳鸯、燕子、蝴蝶、并蒂莲等吉祥图案环绕四周,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仿佛穿越70多年光阴扑面而来。
民国时期武汉市民的结婚证书和结婚照
1949年长江日报合订本
展品中还有一枚看上去很不起眼的铜元,铜元中间有个破洞。肖琴学说,这可是一枚“救命铜元”。原来,这是红四方面军鄂豫皖根据地留守红军铸造的苏维埃铜元。大约1947年的时候,这枚铜元的主人秘密来武汉,路遇国民党特务,后者朝他胸口开了一枪,幸而弹头被装在胸前口袋里的铜元挡了一下,他虽然受伤,但捡了一条命。
“救命铜元”(肖琴学供图)
本次收藏展由湖北省收藏家协会和武汉博物馆主办,将持续到12月16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图片除注明外,均为记者文涛拍摄)
【编辑: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