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剧院为戏迷带来大型原创现代汉剧《黎明》。 武汉剧院供图
长江网9月30日讯(记者梅冬妮)9月30日晚,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八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在中南剧场落下帷幕,武汉汉剧院历时近两年创作的原创现代汉剧《黎明》压轴亮相。自9月12日至9月30日,本届戏曲节共带来10个剧种15场演出,数十位名家通过线上“云端”和线下剧场结合的方式,为全国戏迷们带来好戏。
名家名曲“献礼英雄城”
9月12日的开幕式上,王蓉蓉、石小梅、谷好好、蒋建国、刘子微、朱世慧、王荔、夏青玲等戏曲名家齐聚江城,在汤湖戏院唱响“献礼英雄城”戏曲名家演唱会。戏曲节期间,北京京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等10家戏曲院团的看家好戏都以线上展演的形式亮相。
剧目中,上海昆剧团带来的昆曲《四大名著》中的《连环计·小宴》,戏迷们不仅欣赏到了“昆大班”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的表演,更惊喜地聆听到了昆曲大师俞振飞生前的珍贵唱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不仅在开幕式上带来抗疫题材昆曲《眷江城》向英雄之城致敬,更在线上展演单元中精心挑选了两出折子戏,其中《桃花扇·逢舟》首次在线上亮相,呈现了渡尽劫波后故人重逢的温情与圆满。
“梅花奖”获得者、青年汉剧演员王荔(左)亮相闭幕式。 武汉剧院供图
线下演出中,本地院团也带来了精彩的剧目。闭幕式上亮相的汉剧《黎明》,再现了大武汉解放前夜24小时内的一场特殊的“保卫战”,以地下党员姜骊萍等人保护江汉堤防的故事,展示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剧中几乎囊括了汉剧所有代表性的唱腔,更将陈派经典的《贵妃醉酒》融入剧中,来了一段“戏中戏”,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在汤湖戏院,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的青年演员纷纷上演了《杜十娘》《打金枝》和《葛麻》《百日缘》等经典戏码。
千万戏迷“云赏戏码头”
创办于2013年的“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过去7年间,近10万人次走进剧场观看了演出。本届戏曲节以“云赏戏码头,献礼英雄城”为主题,又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升级,通过“名团大戏线上展演+本地院团线下演出”的新模式,迎来超过1000万网友和观众走近戏曲。
开幕式当天,戏曲节推出了长达5小时的大型接力直播“云秀戏码头”。通过“云开嘴”“云课堂”“云游览”“云逛街”“云探秘”等环节,多角度、全方位带领网友探寻戏曲的魅力。
“武汉人有多爱戏?”“越剧也有诞生日?”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趣味问题,网友们都能在直播中找到答案。软萌又实用的戏曲文创周边,也通过直播让网友们直呼“爱了爱了”。
多位“梅花奖”得主登上黄鹤楼唱“这时节援袍再登黄鹤楼”、在东湖绿道感受热情乐观的武汉、走进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体会英雄之城的精神传承……
昆曲名家石小梅领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演员们,登上黄鹤楼唱响昆曲《眷江城》。 记者许魏巍 摄
戏曲节期间,10场线上展演同样让戏迷直呼过瘾。在越剧《团圆之后》的直播间,有观众在线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丽宇求点唱:“老师唱一段《何文秀》吧!”
三个手机打开三个直播,多平台轮番滚动赏戏——戏迷“viviandsc”在朋友圈晒出了不同播出平台的截图,“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体验”。
戏迷李女士通过线上展演完成了评弹版《赵氏孤儿》的“打卡”。“《赵氏孤儿》有很多版本,但评弹没看过,想感受一下。这次的演员个个都很棒,台风好、唱功好,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中篇形式好,时间不长不短,直播还配了字幕,观看不受方言影响,效果很好。”
在微博上,戏曲节相关话题“武汉有戏”热度一路攀升。不少外地戏迷,通过网络“零距离”加入到武汉“戏码头“的狂欢中来,更激发了他们对武汉的兴趣:“下个月我要去看看!”
戏曲插上“网络的翅膀”
此次戏曲节的线上展演中,大批戏曲名家也坐镇直播间,在线为自家的好戏“云端”导赏。
年过古稀的昆曲名家、“梅花奖”得主石小梅,客串起“主播”来同样专业。她在导赏中详细地介绍了《二胥记·哭秦》的创作过程,对于戏曲特有的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手段,身段的创新和发展等等,都结合演出片段做了生动地解析。
经典剧目《党的女儿》虽已多次来汉上演,但此次由京剧表演艺术家王蓉蓉担任导赏,直播中她对人物的心理、唱腔的解读,让这部剧目再次受到了戏迷的欢迎。
“云秀戏码头”大型接力直播现场,年轻的戏迷被身着戏装的戏曲演员吸引,与其合影留念。 记者夏俊俊 摄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特殊时期的“云端”直播既是应对之举,更是创新突破,“以往我们更留恋、依赖的是舞台,但现在我们打开了思路,确实可以很好地运用新媒体,给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
“‘云上展演’降低了观众欣赏戏曲的门槛。”石小梅在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有网络,戏迷们就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戏曲,这也便于吸引更多的观众认识戏曲、了解戏曲。”对于利用互联网传播传统艺术,石小梅始终抱持着开放的态度,也做了很多直播尝试。石小梅向戏迷发出真挚的邀请,“戏曲最终是一门剧场艺术,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的形式接触到戏曲的观众,最终能够走到剧场里来。”
汉剧《黎明》的导演、多次荣获“文华奖”“梅花奖”等大奖的陈霖苍,对戏曲节在线展演的形式也给予充分肯定。“通过网络,能让更多普通观众知道剧中描绘的武汉故事,了解汉剧,更了解武汉。戏曲传播早就该这样做了!”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