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1月15日讯(记者李文婕 通讯员张兵)莲藕在湖里是“躺着”还是“站着”?野藕和家藕有什么区别?11月15日,“东湖吃货团”成员们走进慧心雅社,在秋日暖阳下看挖藕人起藕,品尝色香味俱全的藕宴,畅聊藕文化,与东湖来了场惊喜“藕遇”。
深秋,挖藕人在慧心雅社荷塘采藕。记者李文婕 摄
当天,挖藕师傅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脚踏进满是淤泥的荷塘,启动压力水枪,强劲的水流将湖底淤泥冲散,露出了细长的莲藕。挖藕人焦师傅介绍说:“传统挖藕先要摸清藕的走势和长度,逐段清除淤泥,才能挖出完整的藕。现在借助水压枪清除淤泥,大大提高了挖藕的工作效率。”
满载野藕的小船近岸,围观的吃货们欢呼起来。“武汉人最爱吃藕圆子、喝藕汤,亲眼看挖藕还是头一次。这瘦瘦高高的身材,绝对是藕中‘超模’。”美食达人骆昊兴奋地拿起一根一米多长的野藕合影留念。
游客和一米多长的野藕合影留念。记者李文婕 摄
在东湖边,慧心雅社的主理人雷丽萍在荷塘边跟吃货们畅谈莲藕的特点和文化。摄影爱好者牛牛感慨道:“吃了这么多年的藕,竟然不知道它是横着长的!”
傍晚,慧心雅社的亲水露台支起火炉,铫子里的藕汤咕嘟咕嘟冒着泡,香味四溢。慧心雅社大厨则用刚出塘的野藕现场烹饪,不一会功夫就端出炸藕圆子、缤纷藕丝、醋溜藕带、糯米桂花藕等特色菜品,吃货们纷纷践行“光盘行动”。美食达人俊俊点赞说:“野藕煨出的汤更浓香,藕吃起来粉糯可口,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游客被精美的菜品吸引,掏出手机拍照。记者李文婕 摄
东湖慧心雅社主理人雷丽萍表示,希望通过“藕遇”活动,为食客们制造一次亲近自然的机会,重新认识前人留下来的手艺和智慧。
【编辑: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