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沾两盒药的光”,家风故事触动武汉学子

11-27 15:04   长江网  

长江网11月26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柳娜)11月26日,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学子来到江汉区万松园街道电力社区,倾听社区居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并将家风、家训现场写成书法作品,赠送给居民。

学生们听了家风故事后,现场为居民写下书法作品。 通讯员柳娜 摄

这学期,十二中开展“尚美”书法作品展示活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受恩莫忘,施惠勿念”“慎独”……同学们把自己家的家风、家训用毛笔写下来,在校内展出。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家风家训故事,汲取普通市民家庭中的优秀精神力量,十二中师生走进电力社区,听居民们分享家风故事,并现场把他们的家训写成书法作品相赠。

学生作品。 通讯员柳娜 摄

活动现场,居民董萍的讲述给了同学们很多感动。董萍的父亲今年已经94岁高龄,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从董萍记事起,父亲就经常将战场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老人谈起战争年代的艰难岁月,时常教育子女们要节约粮食,不能剩饭剩菜。

董萍工作后,父亲常常叮嘱她要遵纪守法,不可有私心。有一次,家住汉口的董萍去武昌看望父母,忘了带自己每天要服用的高血压药,看到父亲服用的药物跟自己的一样,打算拿父亲的药吃两天。这样一件小事,没想到却被父亲批评了。董萍父亲说:“我的这些药都是国家报销了的,你要吃就自己开药,沾我这个光,就是助长歪风邪气。”两盒药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感动。十二中学子现场提笔,用小篆为董家写下“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学生们为抗美援朝老战士杜少山写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通讯员柳娜 摄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杜少山也来到分享活动现场,讲述自己一路北上、过境、打仗的经历。老人对当年的战斗细节记得很清晰,居民和同学们都听入了神。杜少山还将他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当作留给子女的精神财富。听了杜爷爷的分享,十二中学生也提起毛笔蘸饱墨汁,写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十二中高一(1)班女生彭几米说,参加这次活动,聆听到居民们分享的家风家训故事,内心很受触动。她感叹,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方式,许多质朴又充满智慧的道理就是这样代代相传。“老人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的一个个家风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我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代,不忘这些优秀传统,它们始终是我们前进的精神源泉。”

【编辑:丁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