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民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展厅参观 记者李永刚 摄
这几天,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观众络绎不绝。他们或结伴而来,或由家长带领,感受革命情怀,追思英雄精神。
黄薇女士带着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前来,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几天他们没出远门,时间比较宽裕,特意带孩子过来接受革命教育,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民族曾经的苦难。
离开时,黄薇女儿在留言簿上,用稚嫩的文字写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英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
在纪念馆4层展区内,观众从容踱步于各层展厅,他们或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的起居兼卧室里静静伫立,回想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或在武汉抗战展厅中“穿越时空”,重温全城人民一致抗日的荡气回肠。
除传统项目外,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还利用国庆长假,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展览,吸引不少年轻观众。
陈列部工作人员刘璟告诉记者,这个展特选75张图片,分五大板块,向观众介绍从1934年秋开始,各路红军为摆脱困境,先后离开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到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苏区胜利会师为止,历时两年多完成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记者看到,几位年轻女孩结伴进入长征展厅,仔细阅读展板上的文字。“本来几个人过来逛逛街,无意中走进这里,好好经受了一番精神洗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四学生谢思莹手指展板告诉记者,展览中,长征路上的艰辛令她内心触动:翻越寒冷的夹金山时,战士们大多身穿单衣,依然拼尽全力,互相搀扶前进;草地茫茫无边,气候变化无常,战士们跋涉在随时可能吞没自己的沼泽上,吃草根、啃树皮,艰难前行。
谢思莹说,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生活优越,学习生活虽苦,但跟革命先烈相比真不算什么。明年她将毕业,走向社会,“革命先烈对我们的启示在于:个人永远要勇于开拓,不畏艰难,这样整个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展结束后,不少观众在留言簿上留言:“长征精神,八路军精神,都闪闪发光,他们的壮举流传千古。”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