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车辆在江城大道月湖桥上畅行 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停车秩序示范路交通违法处罚之严,令车主们印象深刻——在这18条道路上违法停车,一次记3分并罚款200元;人行横道线、公交车站违停等7种违法停车,一律拖车;私设私占停车位行为,大力清理……
整治工作开展近一个月,效果如何?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示范路之一的汉口发展大道常青路至唐家墩路路段,发现可喜变化:路边违停几乎绝迹,私设地锁道闸大为减少。
发展大道通行更顺畅、道路更明净、标识更直观了,车主们都在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市民们在享受更好的出行体验,城市交通文明的新秩序正在这里形成。
全市18条示范路段管理的“高严值”,换来了文明交通“高颜值”,采访中,不少人由衷表示:“严得值!”
牵引车随时待命,整条路段未见违停
1月26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乘车沿发展大道从常青路至唐家墩路探访。在唐家墩路与发展大道路口,一辆牵引车正在待命。此处为牵引车候勤点,随时处置附近路段事故、违停等,保障行车畅通。
记者观察到,沿线2公里示范道路上,未现违停车辆;应急通道、人行横道、公交车站及路口等重点区域外,秩序井然。汉口火车站站前区域,偶有途经车辆因车载人员上下,靠近路边停车,随即有附近巡查的交警上前劝离,同时疏导附近车辆快速通行。
交管部门介绍,附近路段除严格执行处罚标准外,还实施“宣传、巡查、劝阻、抓拍、拖车”等多重手段结合,保障道路行车秩序。针对停车秩序整治的相关注意事项及停车场位置,江汉区交通大队专门制作了宣传单,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江汉区交通大队汉警快骑机动队民警刘哲说,感觉勤务变多了,工作时间变长了,牵引车也变多了。指挥室利用监控系统巡查,在违法高发路段24小时自动抓拍,随时关注示范路段停车情况。对堵塞应急通道违停、人行横道线上违停、公交车站违停、交叉路口及距路口50米路段违停、公共停车场周边300米违停、双排或多排违停以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违停等7种违停行为,一律拖车。
他说,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提升,不仅保证了停车秩序,还对降低事故率、防止渣土车、罐车等车辆违禁通行起到显著作用。
私设道闸致闹市路口“卡顿”,交警上门力促整改
在新华路口华南国际广场旁人行道上,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多处地桩已被拆除。
1月23日上午9时,江汉区交通大队民警李绪军在此执勤时发现,人行道上设置了4座停车地锁,过往行人、自行车、电动车只能从机动车道绕行。
经核实,地锁是临街一家快捷酒店私设,以专门提供给住客车辆临时停放。民警立即对私设的停车地锁予以清除,还道于民。随后,民警对快捷酒店相关负责人依法处罚,向其宣传了示范路停车相关要求和规定。
在新华路口,一个临街设置的道闸也被拆除。1月21日,民警在巡查中发现这处道闸,为附近商家私自占用市政道路设置,影响市民及附近车辆通行。道闸拆除后,民警在路口设置指引牌,提示途经车辆附近停车场位置。
家住新华路的李女士说,之前开车上下班,有时行车会在新华路口“卡一会”,从发展大道上新华路只有一股右转车道。几次“卡顿”后,她发现是路边道闸有车辆排队导致道路拥堵,“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治理好,很惊喜!”
示范路停车秩序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江汉区交通大队已拆除私设停车地锁8座、闸机1座,目前,又发现汉口火车站附近某单位私设的2座闸机,已要求该单位自行拆除。
记者从武汉交管部门获悉,截至23日,18条示范路上,共处罚机动车违停车辆1万余起,拖车86辆,清理私设、私占停车泊位75处。
在常青路高架桥护栏上,一个车速显示器吸引不少人注意。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车辆行驶至车速显示器前,车速会实时显现在显示屏上。据交管部门介绍,如果车辆速度超过限速值,显示屏上车速会用红色显示,低于限速值数字为绿色。
“相较于平常的限速标志,这样的新鲜事物能够直观看清自己车辆的速度,更好预防超速发生。”车主陈先生说。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示范路停车秩序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城市交通中,不断发生着细微而卓有成效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车主们形成文明交通习惯。
目前,武汉交警已在全市18条停车秩序管理示范路,开展标志标线、护栏设置、抓拍设备、路内泊位、周边停车场分布以及私设闸机、私占泊位等方面的专项排查。
对排查出的问题,交管部门将进行细化分类,并拟定示范路交通标志设置标准,现已施划、完善各类禁停标线1.2万平方米,增设禁停标牌26块,清除不规范标线1179平方米,确保示范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醒目、有效。
出租车司机王先生说,刚听说示范路停车秩序整治工作时,对违停罚钱又罚分的严格规定还有些不理解。最近,开车经过相关路段,发现路确实好走了,沿路的标识也更清晰了,“城市交通的‘颜值’高了!”
“作为一个武汉人,武汉用更好的面貌迎接世界,我也觉得骄傲。”王先生说,开车管得越来越严了,但“严得值!”
“严值”换来“颜值”,车主直言“严得值”
长江日报记者戴旻阳
短板
行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
新华路与解放大道路口,紧邻武广商圈、协和医院。
26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发现,由新华路右拐上解放大道时,时常能看到过街行人不依照红绿灯通行,闯红灯过斑马线情况屡有发生,导致该路口右转车辆需长时间等待行人过街。行车高峰期右转车辆会排队,整个路口通行不畅。
记者发现,上述路口的通行问题在武汉三镇并不少见。不少闹市路口存在“行人过马路不看灯,车难行”的情况。
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民警将加强对路口行人的宣传教育,并加强巡查。但要彻底改善这一情况,还需要行人遵守交规,牢固树立文明交通意识。
(长江日报记者戴旻阳)
非机动车任性上路并逆行
电动车、自行车随意在车流中穿插,为赶时间,部分驾驶者闯红灯行驶、逆向行驶,与汽车、行人擦身而过……26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市内多个主干道路口路段,均发现了上述情景。
非机动车“任性”上路的情况一直受到市民诟病。随意穿行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使得不少市民对非机动车“又爱又怕”。
交通专家胡润洲说,建议在电动车管理上借鉴珠海等地经验,对中心区域例如示范路段,实施电动车禁行;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车秩序,“腾出”非机动车道,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交通秩序平稳有序。
(长江日报记者戴旻阳)
小摊贩地铁站口“打游击”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地铁7号线湖北大学站B出口外看到,站口外空地上,一到傍晚下班高峰期,就会出现卖煎饼果子、红豆糕的摊贩在此占道经营。摊贩推着小车,挂上灯,趁天黑在这里设摊。
据悉,城管人员曾屡次劝告,但只要城管一离开,小摊贩便会卷土重来。记者注意到,随着全市新开通地铁站越来越多,上述情况也偶见于其他站口。不少市民呼吁,个别摊贩在地铁口占道经营,影响进出站秩序和公共卫生,希望相关部门能妥善管理好。
记者从城管部门获悉,地铁口摊贩流动性极强,他们将进一步加强控管,并加大宣传力度。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